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篇 【名人故事】

作者:故事兔

  教师要善于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国防教育拓展,着力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520作文网为大家带来的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篇 【名人故事】

  一、导入

  学生看投影,说出投影中的人物——黄继光。教师介绍黄继光

  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时的英雄,在现代也涌现了许多英雄。

  比如牛玉儒,介绍人民的好书记牛玉儒。

  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英雄,请大家看大屏幕,介绍悲情英雄埃蒙斯、绝症中走出的王者范德伟德、奥运会上最伟大的母亲丘索维金娜、他们的到来就是胜利的伊拉克代表队。

  由此可见,历史发展到今天,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片介绍明代一些的英雄的文章——《五人墓碑记》。

  二、题解

  1、背景简介 (结合《成才之路》)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的局面。天启六年,魏忠贤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阉党大范围搜捕暴动群众,市民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市民把他们合葬在虎丘前的大堤之上,称为“五人之墓”。

  正如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这些英雄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活着。

  2、文体介绍

  碑记: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者功德。

  3、有关作者

  本文选自《七录斋集》,张溥(pŭ)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手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到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

  三、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1、听录音,给读不准的字加注拼音。

  2、学生齐读

  四、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并掌握下列字词

  (1)实词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当路)居于要地, 比喻执掌政权的人。“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公孙丑下》

  2、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

  ⑴台阶。登自东除。《二京赋》张衡

  ⑵清除,去掉。诛乱除害。《史记》

  ⑶拜官,任命,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路〉后序》

  ⑷整治,治理。

  祠:祠堂。封建制度下同姓族人供奉祖宗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3、以旌其所为:表扬。/古时一种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

  (2)虚词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助词,提示、领起作用。当,适值,正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相当于“于是”。

  五、再次阅读第一段,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课文题目为“五人墓碑记”即为五人所作的碑记。本文既为碑记,自然要写五人为怎样的人,如何去写呢?一般的碑文写作,应该先介绍他们的姓名、籍贯、世系、行事等,但本文却行文独特,另辟蹊径。只用“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一句话,对“五人”作了判断性说明。作者为何如此行文?本句又有何特点?

  本句用“者”提顿,用“也”煞句,“者”“也”照应,是古汉语中判断句中的典型结构。一开篇就为五人为什么而死作出判断,说明五人之死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当周顺昌之“被逮”的时候,“激于义而死”的。这里已包含着对五人的颂扬,突出了一个“义”字,为后文议论张本。同时点明“为义而死”应颂扬,那些“不义而生,不义而死”的人又怎么样呢?对于这些,作者暂还没有发表议论,然而讽刺的锋芒,也已经从对五人的颂扬中显露出来了。

  另外,“义”是五人精神的核心,也是全篇的纲领。下文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是紧扣“义”字展开的。文章所叙五人抗暴献身的事迹是义举,所议的自然是义举的重大意义,抒发的也正是对义举的崇敬之情。因而,这样开篇,还可起到开门见山,提纲絜领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对照注释,翻译第二段,并掌握第二段重点字词

  (1)实词

  1、去今之墓而葬焉:去,距离。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

  去:⑴离开。阳虎去齐走赵。《韩非子》

  (引)过去的。去年下扬州。李白《江夏行》

  ⑵ 除掉,去掉。除残去秽。

  ⑶ 距,距离。

  ⑷到,往。休去倚危栏。辛弃疾《摸鱼儿》

  2、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假字,通“又”。

  3、慷慨得志之徒:(做事合乎心愿,顺利)

  官运亨通。

  4、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原指乡野,此处指民间。

  5、独五人之曒曒:同“皎皎”,光明貌。

  (2)虚词

  1、 夫五人之死:发语词。

  2、而葬焉:兼语词。

  3、凡富贵之子:一般的,那些。此句中的子与下句中的“徒”均指一类人。像“郯子之徒”。

  4、亦已众矣:程度副词,太。

  5、况草野之无闻者欤:语气词,较“乎、哉”为弱。

  6、独五人之曒曒:副词,只有,唯独。

  (3)研讨第二段

  文章第二段一开始作者就明确地列出一组对比。请说出对比的内容,并讨论这样写的意义和作用。

  对比内容:

  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死而湮没不足道

  十有一月

  五人── 皦皦

  其实,作者这样一些写,自然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凡人皆有死,但一则受到贤者的旌表,死而不朽,一则与草木同腐,“湮没不足道”,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答案其实已是呼之欲出,但作者却引而不发,暂时不作结论,而用“何也”一句导入下文,使本来已波澜起伏的文势陡然涌现出轩然大波,这正是作者行文的妙处。

  二、研讨三、四段

  1、齐读三、四段。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四段的内容。

  三、研讨第三段字词

  (1)对照注释,翻译第三段

  (2)齐读第三段

  (3)明确重点实词

  1、在丁卯三月之望: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推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补:农历每月初三(朏)第一天(朔) 最后一天(晦)

  十五(望) 十六(既望)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品德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

  先:形容词用作动词。

  3、敛赀财以送其行:募集款项。“赀”同“资”。

  4、缇骑按剑而前曰:本指古代贵官的侍从,此指明代专事侦查,逮捕人犯的差役。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5、众不能堪:⑴经得起,能忍受。不堪设相。

  ⑵可以,能够。“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6、 抶而仆之:使动用法。

  7、按诛五人:查究,依照……罪名。

  8、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聚集的样子。

  (4)虚词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

  2、敛赀财以送其行:目的连词。

  3、则噪而相逐:偏指一方。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不久。

  四、分析结构入手,理解第三段的意思。

  1、本段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层意。

  明确:可分两层。前一层叙述苏州市民反阉斗争经过,用事实印证上文“激于义”三个字;后一层写五人被诛。

  2、前一层叙述反阉斗争的经过,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感情如何?

  讨论明确:

  这一层的描写,感情真挚,写吴民,则“哭声震动天地”“抶而仆之”,其义勇可见;写缇骑,则“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凶横之态毕见;写狗官,则“匿于溷藩以免”,惶急之状可知。可见作者憎爱分明的感情。

  第三课时:

  一、探讨第三段内容

  1、为何先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写起?点明准确时间有何作用?

  与全文开头处的“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相照应。同时点明苏州暴动的原因。点明准确时间,说明记忆之深刻,影响之巨大。

  2、第三段较详细地追述了周公被逮、吴民抗暴的情景。请思考吴民是在什么情况下进

  行反暴斗争的?又是如何反暴的?为何要反暴?

  周公之被逮时,应社中的正直人士聚集起来,替周公诉冤,伸张正义,并且募集钱财为他送行。这些行为,触怒了东厂的官役,引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暴斗争。

  文中描写抗暴斗争的情况,只用了两句话“抶儿扑之”“噪而相逐”,四个动词“抶”“扑”“噪”“逐”。就是这样四个动词充分活现了百姓怒不可遏、群情激昂、同心同德同阉党斗争的情景,形象生动,准且鲜明,真可谓字字传神,绝妙之笔。

  吴民之所以抗暴,一方面是因为周公正直高尚,深得百姓的爱戴。此次被逮明显是受屈,百姓心中不平;另一方面,当时以大中丞的官衔做应天府巡抚的毛以鹭是魏忠贤的爪牙。“吴之民”本来就痛恨他,而“周公之被逮”又正是这个阉党爪牙指使的。所以,“吴之民”就更加痛恨他,再加上前来执行逮捕的又正是魏忠贤一手把持的东厂“缇骑”,“吴之民”就更加愤怒了。文章虽只寥寥数语,不仅表明“周公”与阉党形同冰炭、互不相容,也点出了因阉党逮捕“周公”而激起的这场“民变”的正义性。无论是“抶而扑之”,还是“噪而相逐”。“吴之民”打击的对象都是“魏之私人”。可见,“吴之民”的反暴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抗击魏阉,把斗争的矛头直指祸国殃民的权阉奸佞,明确地表现出这场斗争的伟大意义。

  3、士大夫和市民,在反暴斗争中的行动完全一致,这说明了什么?

  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是倾向于正义的。正义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义之所在,人心所趋,国有危难,匹夫有责。文章正是通过这场团结一致的反暴斗争,展现了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崇高精神。

  二、第四段字词

  (1)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2)齐读第四段

  (3)重点字词明确

  实词

  1、然五人当刑也:面对,对着。

  2、意气扬扬:神情昂然。扬扬:心情愉快或得意。

  3、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骂

  4、颜色不少变:脸色。

  5、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起来。

  虚词

  1、谈笑而死:表修饰关系。

  2、颜色不少变:程度副词,稍微。

  (4)分组讨论第四段要点。

  1.如何选材来突出五人事迹?

  五人之事迹不可尽书,故只写其当刑之从容,说明作者选材之精当。

  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反映五人的什么精神?

  明确:反映五人浩气长存,虽死犹生。

  3.文中述贤士大夫发金买五人之脰,有何作用?

  明确:既有称颂贤士大夫之意,又有从侧面烘托五人形象的作用。

  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儿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今天的鸭绿江上帆影幢幢,两岸一片祥和。但人们永远记得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曾狼烟四起,许许多多“最可爱的人”从这里出发,为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

  统编历史教材和语文教材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那段风云突变的历史和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抗美援朝”一课中写道,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中国安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方请求,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出身四川农村的黄继光同当时许多的热血青年一样,志愿参军,奔赴前线。1952年,他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志愿军在此与敌人展开反复争夺,战况异常惨烈。黄继光所在营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 597.9高地。当夜,冲锋部队就快到达597.9高地时,遭到了敌人猛烈的火力阻击,伤亡极大。危难之际,身为部队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缨。统编语文四年级教材选入的“黄继光”一文,生动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敌人发现他们了,子弹像冰雹一样向他们扫射过来……”战友们接连负伤牺牲,黄继光也多处中弹,但他顽强地在枪林弹雨中站了起来,用手榴弹将敌人的暗堡炸塌了半边。战士们趁机向前冲锋。不料才走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将我军死死压制在山坡上。胜利只差一步之遥。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要到了。就在这紧急万分的时刻,“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冲啊,为黄继光报仇!’战士们向海涛一样冲上了597.9高地,消灭了全部敌人。”

  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样舍生忘死的战斗英雄并不只有黄继光一个,还有杨根思、邱少云、罗盛教、蒋道平等一大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他们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朝鲜军民一同英勇战斗,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六十多年后,当《上甘岭》电影主题曲那悠扬的调子从世界的不同角落、在不同年纪的人口中响起,大河已不仅仅是那条大河,稻花也不再仅仅是两岸的稻花,那是英雄用残损的胸膛所捍卫的——我的祖国。

  赤胆扬国威,热血铸军魂!多少战斗英雄永远地停下了冲锋的脚步,却以血肉之躯,为国家和民族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他们永远是人民心中“最可爱的人”!

  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4.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积累记背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引导学生自己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自己发现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自己感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 引导学生读例句,感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3.书写提示 引导学生观察硬笔书法作品《帆》,让学生自己发现写硬笔书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并展示作品成果。

  4.日积月累 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讨论交流,回顾方法

  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的方法。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种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交流平台”的内容)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课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1)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2)教师引导:这段话中不仅有语言描写,还有神态描写,如“脸色苍白、勉力一笑”,“脸色苍白”说明刘伯承忍受着手术中的剧烈疼痛,“勉力一笑”表现了刘伯承无所畏惧、坚强如钢的品质。

  4.教师小结:同学们,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大家以后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其他写人的文章。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巩固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阅读其他文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板块二 运用方法,训练能力

  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

  课件出示

  l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l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l 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谈读后的体会。

  3.教师小结:只有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才能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课件出示

  ·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 4.我们以“焦急地等人”这种情景为例,想一想谁在焦急地等人,他焦急地等人时动作、语言、神态是怎样的?(指名学生说)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爸爸在家门外跺着脚,一圈圈地走来走去。他眉头紧蹙着,风呼啦啦地吹着,吹动着片片叶儿,可此时在他的心里,这并非美景,只让他觉得心躁烦闷。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让他心烦气躁,他嘴里不停地喃喃着:“怎么还没回来?怎么还没回来……” 5.学生练习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照样子写另外两种情景。(学生自由练写,老师个别指导)

  6.四人小组内朗读各自写的句子,互相提出修改建议把句子改一改,选出小组内写得最好的句子。

  7.全班交流汇报。(小组里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写的句子)

  【设计意图】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训练学生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板块三 运用方法,训练表达 1.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一说。

  课件出示

  l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l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指导学生说句子的表达效果。(学生自由交流)

  交流示例:

  (1)第一句话写到沃克医生做过成千上万次的手术,在手术台上,他一向从容镇定。但这次给刘伯承做右眼球摘除手术,第一次面对不用麻醉剂的病人,沃克医生紧张得双手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这句话把沃克医生平时的从容镇定与此时的紧张进行对比,体现出刘伯承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不愧是军神!

  (2)第二句话写“我”是一个开朗活泼的人,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忘记,让“我”时时刻刻都感到难受。这句话把“我”平时对任何事都一笑而过与“我”对这件事难以释怀的态度进行对比,体现出这件事对“我”来说太严重,太难以接受了!

  3.教师小结:这两句话运用了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进行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我们也来运用这种对比法说句子,就以唐老师为例说一个句子。

  课件出示

  课堂上,唐老师讲课总是娓娓道来、生动有趣,今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唐老师上语文课心不在焉,还频频讲错了。

  4.四人小组练习运用这种对比法说句子,选出小组内说得最好的同学。

  5.全班交流汇报。(小组里说得最好的同学上台说句子)

  6.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运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还可以运用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对比来表达人物的内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0385563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