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上讲话 【演讲稿】

作者:故事兔

  在为领导起草讲话时应考虑如下几点:首先应该考虑领导怎样讲,讲什么。身份不同,讲话的格调、分量也就不同。若吧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选择。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上讲话

  总体上看,我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适应了农村生产关系、生产经营方式的调整变化,符合乡村建设规律要求,方向是正确的,政策是妥当的,推进是有成效的,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绝大多数群众是满意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差距,个别地方思想认识有偏差,工作统筹衔接不够,征求群众意愿不充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地方工作推进存在冒进倾向,做群众工作不深不细、工作简单化。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实事求是对待,认真查摆分析,逐一整改提升。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上讲话 【演讲稿】

  当前,要在全省范围对优化村庄布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工作开展“回头看”。各市、县要迅速行动起来,对本辖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对存在的问题即知即改、边查边改,确保按期整改到位。要坚持统筹把握、分类处置,对已经拆迁尚未搬入新居的,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让群众早日入住。对临时居住安置不到位的,要一户一策、明确时限予以解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正在实施的,要深入听取群众意见,把政策讲清楚,取得一致共识。对正在实施但群众意见较大的、正在研究准备实施的、以及已经研究尚未实施的,先一律暂停,进行重新甄别。

  要优化村庄布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一项民心工程,要压实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责任,牢记初心使命,把好事办好,决不能把民心工程搞成“民怨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职尽责,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要加强督导检查,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强行拆迁、损害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要切实改进作风。从省委常委会做起,全省各级普遍开展一次作风突出问题整顿,着力解决作风简单粗暴问题,着力解决宗旨意识不牢、群众路线不深入问题,着力解决急躁冒进、急功近利问题,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真正让广大群众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上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全省第二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各项任务,全面分析上半年农村工作特别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一步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增强做好全年工作的勇气和担当,决战下半年,促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全面提高。会前,组织大家观摩了各区县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到大荔县学习感受了渭南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做法和经验。下面,我就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抓共识,切实增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和行动自觉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李克强总理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今年5月,省委书记娄勤俭作出批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小康的硬指标,对于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抓在手中、落到地上。这既有利于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也有利于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体现,也是新发展理念在农村的生动实践。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既是贯彻“五个扎实”要求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四个铜川”建设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了追赶超越的新定位和“五个扎实”的新要求,其中“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是重要内容。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就是践行不能忽视农业;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践行不能忘记农民;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践行不能淡漠农村。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奋力开创转型铜川、美丽铜川、健康铜川、富裕铜川建设新局面。转型铜川,潜力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转型,就不会有铜川的全面转型。美丽铜川,广阔天地在乡村,只有乡村美,铜川才会更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建设美丽乡村,既相辅相成、难以割裂,又有所区别、各有侧重。前者强调的是环境,是对新时期农村人居环境的底线要求,是针对每一个村庄的普惠性民生工程,保障的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后者强调的是美丽,是对前者的上档升级和水平提升。现阶段的重点是抓点连线、片区示范、积极推进,是更高标准的人居环境,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引领,成为美丽铜川建设的底色和品牌。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们早在9年的创卫历程中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近两年的成果巩固工作也在深入推进,并已取得明显成效。这次会议是第一次专门系统的提出实施,各区县、各部门务必在认识上深化提高、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全面跟进,凝聚共识强责任,步调一致抓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实施了两年多时间,2013年12月,随着耀州区水峪村、王家砭村入选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美丽乡村建设正式提上我市“三农”工作议事日程。2015年市政府一号文件出台实施意见,7月份进行专题研究,9月份专程去江浙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随即转入重点推进阶段,目前推进势头不错。2016年全市安排美丽乡村重点项目469个,上半年开工率77%,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48.1%,进展总体顺利。但区县之间进展不平衡,宜君县20个创建村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77%,印台区12个创建村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71.7%,王益区4个创建村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46.9%,耀州区20个创建村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52.6%,新区2个创建村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10.3%。通过昨天的观摩,参会同志现场打分,智库专家对标打分,排出了区县的名次。名次、数字是硬道理,体现了工作的思路和力度,区县之间可以相互比较,前半年的任务欠账,后半年要补上,全年任务年底要有个交代,交个明白账。

  二、突出重点抓落实,系统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组成部分,只是范围更广,覆盖到每一个村组,必须注重统筹兼顾,坚持从发展全局来思考,摒弃“单打一”的做法,善用系统思维去推进实施。要与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村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通信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要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为群众留住文化根脉;要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持续深入推进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务实管用的扶贫工作,整合科技力量、专项资金、生产要素等各类资源,集约高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让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贫困村早日摘帽。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要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景观村。抓示范片区和示范村创建,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更多的村建设美丽乡村。今年确定的60个创建村,要按照50%的比例创建精品村,20%的比例创建示范村,5%的比例创建最美乡村。市政府对10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的示范片区奖补100万元,示范村奖补30万元、精品村奖补10万元。对10月底前完成年度创建任务的前两名区县分别奖补300万元和200万元,对年终未完成任务的从下年专项经费中扣减100万元。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与这次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建设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宜居乡村紧密结合,对标扎实推进,做好示范引领。对不同特点的示范片区和创建村,要注意做好分类指导、差异化打造,突出特色和优势,坚决防止千村一面。要树立品牌意识、景观意识,把村庄当景点做,打造景观村,把片区当景区做,力争建成风景区,在全域旅游中凸显美丽乡村的新风尚。

  二要同步建设美丽乡道美丽河道,提升风景带。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暨漆河沮河综合整治工作会上,就提出要同步跟进开展沿线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美丽乡村体验式旅游带,明确美丽乡村不仅要村美、片区美,通往美丽乡村的沿线也要美。市交通局提出的开展美丽乡道示范创建的想法很好,也牵头编制了《美丽乡道建设实施方案》。市水务局、各区县政府按照漆河沮河生态景观总体规划,与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同步推进,全面启动了综合整治工作,下一步,要结合漆沮两河治理,尽快编制《美丽河道建设实施方案》。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要围绕5个示范片区和全市主要旅游景点,加快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和绿化美化亮化工作。

  三要以工程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新农村。国务院、省政府两次召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会议,两次出台意见细化实化工作任务。今年5月份,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实施九大工程,建设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乡村。由此可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了下硬茬、出实招的时候,必须以工程措施全力实施。要加快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按照一个行政村一个垃圾处理点、一个乡镇一个垃圾转运站或填埋场、每个区县都有垃圾处理设施的基本要求,标配硬件。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治理规章制度和乡规民约,每个村庄至少配备一名保洁员,做强软件,做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要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要把城镇周边村庄的污水纳入污水处理体系,离城镇较远且人口较多的村庄建设村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人口较少的村庄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建立以区县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为建设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运行维护主体的县域污水治理体系,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处理率,确保到2020年,全市60%以上的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力争建成1个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县、1个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县。要加快实施农村旱厕改造工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重点建设、分步实施,大力推进以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完整下水道冲水式为重点的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基本消除旱厕。要加快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围绕城区、园区、景区、道路两侧、河道水系和庭院六大重点区域绿色规划,抓好村庄道路、房前屋后绿化,少砍树、多植绿,保护好村庄原生态。

  四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做好“建、管、服”。农村人居环境,要坚持做到建设、管理与服务并重。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公用设施的运行管护,要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成立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道路绿化养护、河道治理管护等专职队伍,完善一把扫帚扫到底、一根管子排到底、一支队伍管到底的体制机制。要探索建立市级财政补贴、县乡财政预算、住户适当付费、村集体补足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要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保洁员工资及设施维护等经费列入区县财政预算,其余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筹集解决,逐步建立起设施运行、管护及权责清晰的长效机制。

  三、统筹协调抓保障,确保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提出的“省指导、市推进、县落实、乡镇抓、村实施”的五级联动机制,在我市的哪一级都不能放松,必须压实各级责任,上下联动抓落实。会后,各区县、新区管委会要迅速研究部署,画出各自推进工作的时间表和作战图,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纳入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

  二要加大投入力度。要全面推进“5+X”项目资金整合机制,市上已经出台了指导意见,通过节能减排项目包,下达了整合任务,各区县要制定具体的统筹整合实施方案。要有效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当前最紧要的是做好2016年5个示范片区和60个创建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的设计、包装、申报、入库及实施落地,7月中旬要完成设计、包装和申报工作。要及早谋划2017年度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创建村PPP模式项目的设计、包装和申报工作,力争10月底完成。

  三要强化部门协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的对接计划、衔接规划、配套项目,协作捆绑落实建设任务。5个包抓区县的市级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深入基层,主动作为,加强对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规费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凡涉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收费项目,能免则免、能减则减。

  四要营造舆论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在推进过程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现先进、宣传典型,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和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市文明办、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要尽快拿出办法和措施,系统策划、精心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美丽铜川,始于乡村。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中省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力落实各项既定任务,让广大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速变巨变,让美丽铜川变为现实,让铜川美丽成为名片,让铜川人民幸福安康!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上讲话

  同志们:

  这次现场推进会开的很好、很成功。会议期间,我们现场观摩了临泽、甘州、民乐3 县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部分县区、部门、乡镇和示范村作了大会发言或书面交流,与会人员亲身体验了这几年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实践取得的工作成效,相互学习交流了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坚定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刚才,黄市长对近年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了总结,对如何推进下一阶段工作讲了指导性、操作性意见,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从大的方面讲几个方向性的问题。

  第一,要研究确定符合实际的工作目标。去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和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部署要求,初步提出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就是力争利用2 到3 年时间,建成100 个以上的美丽乡村,其中65 个贫困村达到一半以上,力争到2020 年全市一半以上的村建成美丽乡村。这个目标是积极的,但综合各县区、各乡镇基础条件、发展水平、产业支撑等各类因素研究分析,现在感到定的有点高,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合理调整,可否调整为:力争利用2 到3 年时间,建成60-80 个美丽乡村,其中65 个贫困村达到四分之一以上,力争到2020 年全市三分之一的村建成美丽乡村。

  把“力争利用2 到3 年时间建成100 个以上美丽乡村”的目标调整为“建成60-80 个美丽乡村”,主要考虑是,建设美丽乡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能贪多求快,不能急于全面铺开,要选择基础条件好的村先行先试,适当提高建设标准,打造示范乡村,引领带动面上工作。全市有60 个乡镇,基础条件好的可以搞2 个,基础条件差的搞1 个就行,没有条件的可以不搞。这样算下来,在两三年时间内全市就能建成60-80 个真正合格的、有质量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美丽乡村,这已经算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从现在开始,各乡镇要按照更加讲究质量内涵、更加慎重稳进的要求,把工作的重点从搞试点转移到做示范上来,树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标杆模式。

  把“65 个贫困村中美丽乡村达到一半以上”的目标调整为“65 个贫困村中美丽乡村达到四分之一以上”,主要考虑是,贫困村的基础条件差,即使通过这几年的强力扶持,已经实现了精准脱贫,但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却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要在两三年内把一半以上的贫困村建成美丽乡村难度很大。从贫困村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产业支撑等方面综合分析,有大约四分之一的贫困村情况相对较好,通过持续不断的扶持发展,可以建设成为美丽乡村。而其他贫困村尚不具备建设美丽乡村的条件,需要把工作的重心继续放在巩固脱贫成果上,不可以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把“到2020 年力争把全市一半以上的村建成美丽乡村”的目标调整为“力争把全市三分之一的村建成美丽乡村”,主要考虑是,不能单纯追求建设数量,要确保建设质量和内涵。如果目标定的过高,不仅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有些乡镇和部门片面追求建设的速度和数量,而不考虑建设的质量和效果,甚至会催生违背老百姓意愿强制搞拆旧建新和数据造假等行为,这样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此,适当调整目标是必要的,至于具体如何调整,前面我只是提出了一个建议,还需要各级各部门认真调研论证。这里要强调的是,工作目标一旦确定下来,各级各部门就要坚定不移地去推进,绝不能打折扣,更不能出现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现象。

  第二,要注重把握推进工作的基本原则。农村情况千差万别,每个村的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各不相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既不能照抄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也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样板克隆、复制。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注重把握工作原则,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道路。

  一是要从乡村实际出发,不搞一个模式。美丽乡村建设,重在规划先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市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建设模式、建设标准,甚至户型、布局还是像“新版”的一个模式。我市乡村区域广阔,各村在人口规模、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乡村规划要结合本村实际,不能单纯的照搬照抄。要认真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创新,坚持再多分些类型、再多些式样推进,要注意增强村落的个性魅力和自然生成的生命力。

  二是要突出各自特色,不搞千村一面。这些年,我们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有一些地方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考虑村庄布局、地形走势、山河水系、历史文化等因素,乡村特色彰显不够。下一步,要结合各村实际,统筹考虑山、水、田、林、路等生产生活要素,以风貌改造、特色塑造为重点,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强化规划管控,努力建设彰显青山秀水、体现田园风貌、传承乡村文明的美丽宜居乡村。要讲究功成不必在我,规划要注意留白,留给后人去建不晚。

  三是要注意循序渐进,不搞一哄而上。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要统筹考虑各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农民承受能力等方面因素,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稳步推进,决不能图一时之利急功近利、盲目推进,搞一哄而上和违背群众意愿的大拆大建。要根据现有条件,区分轻重缓急,一个村庄一个村庄推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落实,带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

  四是要坚持群众自愿,不搞强制命令。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受益者和管理者,我们必须把群众认同、群众自愿、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不能搞强制命令。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主动作为,而是要在村落规划编制、建设选点、产业布局等方面,反复与群众协商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在具体工作中,除公共设施建设之外,要把房屋拆旧建新、设计装修以及产业培育发展等方面的自主权完全交给群众,真正把农民群众变成美丽乡村建设和创造创新发展的主体。

  第三,要充分彰显建筑文化的个性特色。美丽乡村是一个综合性、多要素的体系,具有独特的文化个性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其必不可少的要求。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是家乡铭刻于人们心灵最深处的记忆与情感。而这份记忆与情感又主要来自于何方?当然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建筑及其所体现的自然个性与文化特色。建筑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交流互动、和谐相处的产物,是一个地方建筑物的“根”与“魂”。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只有发掘并弘扬好建筑文化,才能为这个村庄打上特有的“烙印”,解决好其姓“张”的问题。所谓姓“张”,就是要彰显张掖地域建筑文化的个性与特色。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虽然一直都在做,但做得还不够,需要积极探索。如果这次美丽乡村建设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们宁肯少搞、缓搞、甚至不搞。

  解决美丽乡村姓“张”的问题如何破题?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要继承挖掘传统建筑文化。要坚持建设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向农民群众和曾经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的能工巧匠多请教,综合多方信息认真研究,聚集各类元素感悟体验,深刻理解原有建筑的文化内涵,保护好农村建筑文脉。另一方面是要善于创新创造。要明白综合就是创造。建设美丽乡村不能简单复古,要把原有建筑风格与现代生活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融合各种文化元素,积极创新创造,使建筑既能体现时代特色,又能彰显文化底蕴。要引导群众积极培育乡土文化、家庭文化,使人一进门就能感觉到一种自然和谐的乡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第四,要切实强化美丽乡村的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支撑。几个县区、部门、乡镇和示范村的负责同志在交流发言时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大家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我在这儿不再重复,仅举一个例子,强调如何强化产业支撑的问题。临泽县梨园新村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村,他们围绕完善丹霞大景区服务功能,把住宅建设与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引导农户利用住宅积极从事餐饮住宿、旅游接待等经营,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产业支撑。各县区和示范乡村要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依托特色优势,激活各类要素,围绕建设小市场、兴办小企业、鼓励农户从事家庭生产经营等方式,积极培育有长期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同志们,建设高质量、有内涵的美丽乡村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希望大家鼓足信心、勇于探索,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坚定有力地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0385563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