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差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为人、为学、为师的初心,但我亲爱的青年朋友,若按斯宾塞“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一说,教育是教师一生的修业,一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盛业,而这必存在躲不掉、绕不开的求真与实干定律,方能构筑你我的教育大厦。若吧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窦桂梅:呼唤教育的工匠精神
教师教育:重拾“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及“供给侧”改革时,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众多媒体的关注热点。其实,不仅是经济改革需要培养工匠精神,教师教育改革也要重拾工匠精神。
轻视工匠精神将导致“教学荒芜”
几千年来,工匠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艺经验与“知识”“真理”无缘,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思想中,孔子对“学稼、学圃”不以为然。孟子更将它称为“劳力”,断言其被“劳心”者统治。这并非“中国特色”。杜威曾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差很大,却共同地贬低技艺。柏拉图把手艺人安置于“理想国”的金字塔底层。亚里士多德把技艺称为“制作”,认为只是达成外部目的的手段。随着近现代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日益兴盛,人们对工匠技艺经验的批判,就愈演愈烈了。
在此背景下,“教书匠”几乎成了教育领域的“过街老鼠”。“教书匠”和“教育家”间的虚假对立,诱使“要教育家,不要教书匠”之类口号出炉。在它们的误导下,有些一线中小学教师,如宗健梅所言,“不去做具体的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研究,甚至鄙视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把扎扎实实的教育教学轻蔑地称之为‘教死书’,把实实在在的教育工作者轻蔑地称之为‘教书匠’,却进行宏观的、不切实际的理论研究,说一些专家们常说的话,写一些学者们已经写过的文章。”奢谈一知半解的理念,执迷于建构教育流派或教学模式,轻视学科教学知识打磨和积淀,最终将导致教学荒芜。
故而,教师要重拾工匠精神。这是我国时代精神的需要,也得到了当代学术研究的印证。上世纪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及其对社会学、教育学的影响,都为技艺经验的合法性、奠基性和重要性做了“背书”。这些学术思想资源包括:存在论层面,海德格尔对“用具透明性”的现象学描述;认识论层面,波兰尼对缄默知识与名言知识之关系的“冰山比喻”;语言哲学领域,赖尔对“知道什么”和“知道怎么做”的区分和维特根斯坦的“相似的看待”“相似的处理”;在社会学领域,布迪厄揭示的“实践逻辑”;在教育学领域,康纳利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和范梅南的“教学机智”等。
简言之,教育教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作为艺术,它总有一些地方没有道理,总有一些地方不讲道理,也总有一些地方讲不出道理,教师只能靠技艺经验。
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
重拾工匠精神,先要为“教书匠”正名。匠,在汉语中并非只是墨守成规,而且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之义。我们反对墨守成规的教书匠,欢迎精益求精的教书匠,即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何谓工匠精神?付守永的《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说,它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成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视工作为修行,视品质如生命,视产品为作品,努力戒除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机心。
由此可见,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工匠精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一位历史老师“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是工匠精神。甚至于那些拥有某项绝技,如在黑板上反手画圆、随手画地图、能用二十种语气说“你好”、能在开学一周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等,也体现了工匠精神。
教师教育要发扬工匠精神
重拾工匠精神,对教师教育的启示有四。
一是尊重教育经验。
教育经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对每个教师而言都带着自己的生命温度,而且不少经验还是以教师或学生的某种牺牲为代价的,因而弥足珍贵。优秀的教育经验是教育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将其全都视为低级、片面、肤浅的,认为他们需要被理论知识覆盖和替换。
尊重教育经验,首先要培育教育经验。教师要坚守育人为本的职业精神,各项工作都应该以育人为目标。尊重教育经验,还要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的定位主要不是基于技术理性的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是杜威所言的“理论教学的工具”,而是通过实践形成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教育实习时间要延长,让准教师逐步从边缘到中心,从依赖到独立,从而在上岗前积累其独当一面的经验。
二是推行师徒制。
教育经验弥足珍贵,但作为个人经验,它却依赖教师的肉体,会随着某个教师的离职或离世而消失,“人亡艺绝。”因此,教师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经验传承。教育经验内含缄默知识,其传承要靠“传、帮、带”,要落实到师徒制。
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经验传承是否有价值?回答这个问题,关键看我们坚持何种改革观。如若我们认为改革是“大破大立”,甚至“全破全立”,那么经验传承当然是改革阻力。可是,教育改革其实是渐进和连续的,从一定意义而言,是不断地“穿新鞋走老路”。教育改革中,教育传统、教育现实与理想的教育之间虽有差异,也有共性。因此,即使是在改革,哪怕是转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都不能忽视和轻视教育经验传承。
积极倡导共享的氛围,努力构建共赢的机制,师徒制才能发挥最大价值。现实中确实有部分教师对公开教育经验有顾虑,害怕“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愿跟同行分享“干货”。有位教师曾跟笔者说,她找到了一个教化学某个知识点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很快理解,而且在考试过程中也极少遇到问题。可是,她不会将其用于公开课,也不会告诉其他同行。可见,师徒制价值的发挥,在于共享的氛围和共赢的机制。
三是彰显能力本位。
教师教育要重视(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要建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和评价观。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核心技艺。其要义,简言之,就是会教且教会。可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与评价偏离了教师核心技艺。
这种偏离在职前教育阶段的表现是,教育理论课程重过实践课程,导致准教师只是为考而学而不是为教而学;在职后教育阶段的表现是,“研究”重过“教学”,导致教师只是为发表而研究而不是为教学而研究。
建构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课程观和评价观,就是教师教育的课程和评价都以核心技艺为中心。这意味着,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强化实践课程,而且理论课程也要紧紧围绕实践展开,指向教师的核心技艺。教师教育评价应该以教师核心技艺为基准,重点考查其“应会”,而不是“应知”。
四是强调“技进乎道”。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是先理念,后技艺,试图让准教师在还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情况下掌握科学概念,树立先进理念。这个思路,只能让准教师形成了“关于教育的观念”而非“教育的观念”。因为,正如杜威所言,“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对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观念,而是另一个已知的事实。”
其实,正确的思路是先技艺,后理念,“技进乎道”。技艺固然包含缄默知识,但也有可明言的规则,即技法。技艺学习要从技法开始。教师教育中的技法,如操作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师教育的起点,是教师教育理念生成和创新的基础。所谓教学有法,指教学是有特定方法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方法。
当然,教学有法无定法。所谓无定法,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视角,即对规则的使用本身无法还原为规则。换言之,教学本身虽有各种原则和方法,但是这些原则与方法在特定情景的具体运用,却无法还原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必须借助教师的判断力。教师熟练掌握各种具体方法后,才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提升关注层次,这时就要推动他们从对技法的关注提升到对艺术的关注,达到“技进乎道”的境界。
窦桂梅:呼唤教育的工匠精神
新一代的教师是不是太聪明了?他们思考的常常是工作如何能走捷径,如何花费更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显著的成果。但如果要求他坐下来,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深入研究,比如手写教案、做课堂札记……恐怕他就吃不消、不耐烦了。如今,拈轻怕重,不能从小处、细处着手似乎成了很多年轻人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抑或是难以逾越的瓶颈。
对于清华附小而言,招聘和教师教育一直是学校常态。近年来,我们招聘的老师有些是师范本科毕业,研究生学历的也不少,各方面能力比我们当年强多了,我很是欣赏。然而交流中,甚至实习的过程中,我总有隐约的担心,新一代的教师是不是太聪明了?他们思考的常常是工作如何能走捷径,如何花费更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显著的成果。但如果要求他坐下来,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深入研究,比如手写教案、做课堂札记……恐怕他就吃不消、不耐烦了。有的老师,一遇到心情不顺就撂挑子,一遇到困难就浅尝辄止。此外,一些年轻教师似乎只愿意花费精力钻研自己喜欢的内容,而非基本功,好高骛远、拈轻怕重,不能从小处、细处着手似乎成了很多年轻人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抑或是难以逾越的瓶颈。我们该如何共同面对?
曾经,我们前辈教师上课那样一丝不苟,不计得失,从一而终,奉献一生。受其影响,我从教音乐、数学转任教语文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寒暑假前我会到图书馆里,把能借阅的书籍、杂志都带回家阅读。常态课的教案一般都要写三次。一次是草案,一次是上交学校的工整的教案,最后一次是上课之前的头一两天,为了进一步熟悉学情、教情而重新整理书写的、夹在语文书中的教案———那上面密密麻麻地记下了自己的教学流程:课堂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设计了然于心,每每打开,爱不释手。
记得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我几易其稿,仅开头就设计了十几种预设。至今,我备课依然一丝不苟,不敢马虎半步。做校长的这几年里,在管理上善于闭合、关键事情较真……虽说自己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做事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的习惯已刻入我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角色,这正是上一辈教师所教给我的工匠精神。
时代的差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为人、为学、为师的初心,但我亲爱的青年朋友,若按斯宾塞“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一说,教育是教师一生的修业,一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盛业,而这必存在躲不掉、绕不开的求真与实干定律,方能构筑你我的教育大厦。
然而,当我试着用这样的习惯要求周边的人,特别是年轻教师时,却常常被认为不合时宜,总被认为要求过高甚至苛刻。尽管在学校的规范管理之下,老师们都在努力地工作,但精致到每一个细节不放过的劲头、基于热爱而焕发出的强大的智慧与力量,却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教师如此,我们现在的学生呢?从教30年的我,今天再面对学生的时候,可以说“老革命遇上了新问题”。曾经,我们的学生很听老师的“教诲”。他们的一双小手,可以练就“一手好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写好中国字。还可以拿起扫把从头到尾,一点一点打扫教室,摆放桌椅,直至窗明几净。但今天的学生视野开阔、兴趣广泛,面临的诱惑也很多,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同时也容易喜新厌旧,若让他静心来倾听、写字、操练,则很难达到预期。不言而喻,这对教师而言是巨大的挑战。
家长们呢?部分不能“适才扬性”,有的把问题推给学校,把责任推给教师。孩子的职业与未来是自己遗憾的补充或是自己面子的遮羞布,明明孩子不适合做研究,宁可花大价钱也要去所谓名牌学校,自己的孩子若读职业学校,就在邻舍或单位抬不起头来。我的家乡,木匠、瓦匠已经消失,剩下的不是兼做小生意,就是到城里打工,人的活法和生存的目的只有一个———挣钱。由于看重工匠的人少了,当下的家长们更愿意花钱花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英语、奥数培训班,却很少有家长让子女“发展自己的兴趣”,哪怕凝神静气、专注专心地习得“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如果说五四精神推崇的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话,那么实施的途径需要理性来落地,需要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相爱互助的、持恒而愉快的、全社会的统一体。总之一句话:呼唤工匠精神。身为教育者,我们应再次呼唤教育的工匠精神。究竟教育的工匠精神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样,我想说:先匠气十足,再神气十足;先低头奋斗,再抬头看天。
小学课本《画鸡蛋》一文里,达·芬奇正是在一次次重复画鸡蛋的过程中成为大师;清华附小成志榜样校友余其宗,一针针缝制一双又一双特制皮鞋,享誉海内外……他们继承了古人“庖丁解牛”的技艺,创新也只是“唯手熟耳”的结果。如果新生代教师没有“工匠精神”这般对本职工作的扎根与专注,想在创新求异之路上走远,无异于痴人说梦。
无论何时,向历史的家国情怀、忠贞不贰致敬,向过去人们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的品质鞠躬。在实践中,我们努力通过学生六年“新常态的生活”,一日复一日,2000多个日日夜夜,涵养,涵养,再涵养,渐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就“1+X课程”目标之一的“一手好汉字”来说,学校要求学生读书习字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鼻尖一寸远。针对写字的具体姿势,为了便于儿童记忆,我们还编辑成为顺口溜:“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跟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每学期期末要对学生识字写字的情况进行分项考核。
作为过来人,青年节之际,有几句话我特别想与更多年轻的教师共勉——
坚持追求不懈与精益求精,有目标追求,形成治学或为师的信念。工工整整板书,全心全意备课,一心一意沉潜钻研,耐得住寂寞,形成内在的确定性后,就会自觉自愿,不讲条件,最终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某一领域上独特建树,你的生命样态就会与事业的信仰和谐统一。
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你们的。在这个被裹挟着前行,充满太多无奈又快得来不及眨眼的时代,拜托年轻的你们,不妨先站定一下,回头望望,当下想想,重拾教育过去的那些好,也许会让你走得更稳定,更坚定……
窦桂梅:呼唤教育的工匠精神
对于清华附小而言,招聘和教师教育一直是学校常态。近年来,我们招聘的老师有些是师范本科毕业,研究生学历的也不少,各方面能力比我们当年强多了,我很是欣赏。
然而交流中,甚至实习的过程中,我总有隐约的担心,新一代的教师是不是太聪明了?他们思考的常常是工作如何能走捷径,如何花费更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显著的成果。但如果要求他坐下来,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深入研究,比如手写教案、做课堂札记……恐怕他就吃不消、不耐烦了。有的老师,一遇到心情不顺就撂挑子,一遇到困难就浅尝辄止。此外,一些年轻教师似乎只愿意花费精力钻研自己喜欢的内容,而非基本功,好高骛远、拈轻怕重,不能从小处、细处着手似乎成了很多年轻人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抑或是难以逾越的瓶颈。我们该如何共同面对? 曾经,我们前辈教师上课那样一丝不苟,不计得失,从一而终,奉献一生。受其影响,我从教音乐、数学转任教语文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寒暑假前我会到图书馆里,把能借阅的书籍、杂志都带回家阅读。常态课的教案一般都要写三次:一次是草案,一次是上交学校的工整的教案,最后一次是上课之前的头一两天,为了进一步熟悉学情、教情而重新整理书写的、夹在语文书中的教案——那上面密密麻麻地记下了自己的教学流程:课堂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设计了然于心,每每打开,爱不释手。
记得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我几易其稿,仅开头就设计了十几种预设。至今,我备课依然一丝不苟,不敢马虎半步。做校长的这几年里,在管理上善于闭合、关键事情较真……虽说自己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做事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的习惯已刻入我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角色,这正是上一辈教师所教给我的工匠精神。
时代的差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为人、为学、为师的初心。
但我亲爱的青年朋友,若按斯宾塞“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一说,教育是教师一生的修业,一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盛业,而这必存在躲不掉、绕不开的求真与实干定律,方能构筑你我的教育大厦。
然而,当我试着用这样的习惯要求周边的人,特别是年轻教师时,却常常被认为不合时宜,总被认为要求过高甚至苛刻。尽管在学校的规范管理之下,老师们都在努力地工作,但精致到每一个细节不放过的劲头、基于热爱而焕发出的强大的智慧与力量,却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教师如此,我们现在的学生呢?从教30年的我,今天再面对学生的时候,可以说“老革命遇上了新问题”。曾经,我们的学生很听老师的“教诲”。他们的一双小手,可以练就“一手好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写好中国字。还可以拿起扫把从头到尾,一点一点打扫教室,摆放桌椅,直至窗明几净。但今天的学生视野开阔、兴趣广泛,面临的诱惑也很多,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同时也容易喜新厌旧,若让他静心来倾听、写字、操练,则很难达到预期。不言而喻,这对教师而言是巨大的挑战。
家长们呢?部分不能“适才扬性”,有的把问题推给学校,把责任推给教师。孩子的职业与未来是自己遗憾的补充或是自己面子的遮羞布,明明孩子不适合做研究,宁可花大价钱也要去所谓名牌学校,自己的孩子若读职业学校,就在邻舍或单位抬不起头来。我的家乡,木匠、瓦匠已经消失,剩下的不是兼做小生意,就是到城里打工,人的活法和生存的目的只有一个——挣钱。由于看重工匠的人少了,当下的家长们更愿意花钱花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英语、奥数培训班,却很少有家长让子女“发展自己的兴趣”,哪怕凝神静气、专注专心地习得“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如果说五四精神推崇的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话,那么实施的途径需要理性来落地,需要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相爱互助的、持恒而愉快的、全社会的统一体。总之一句话:呼唤工匠精神。身为教育者,我们应再次呼唤教育的工匠精神。究竟教育的工匠精神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样,我想说:先匠气十足,再神气十足;先低头奋斗,再抬头看天。
小学课本《画鸡蛋》一文里,达·芬奇正是在一次次重复画鸡蛋的过程中成为大师;清华附小成志榜样校友余其宗,一针针缝制一双又一双特制皮鞋,享誉海内外……他们继承了古人“庖丁解牛”的技艺,创新也只是“唯手熟耳”的结果。如果新生代教师没有“工匠精神”这般对本职工作的扎根与专注,想在创新求异之路上走远,无异于痴人说梦。
无论何时,向历史的家国情怀、忠贞不贰致敬,向过去人们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的品质鞠躬。在实践中,我们努力通过学生六年“新常态的生活”,一日复一日,2000多个日日夜夜,涵养,涵养,再涵养,渐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就清华附小“1+X课程”目标之一的“一手好汉字”来说,学校要求学生读书习字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鼻尖一寸远。针对写字的具体姿势,为了便于儿童记忆,我们还编辑成为顺口溜:“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跟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每学期期末要对学生识字写字的情况进行分项考核。
作为过来人,有几句话我特别想与更多年轻的教师共勉——
坚持追求不懈与精益求精,有目标追求,形成治学或为师的信念。工工整整板书,全心全意备课,一心一意沉潜钻研,耐得住寂寞,形成内在的确定性后,就会自觉自愿,不讲条件,最终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某一领域上独特建树,你的生命样态就会与事业的信仰和谐统一。
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你们的。在这个被裹挟着前行,充满太多无奈又快得来不及眨眼的时代,拜托年轻的你们,不妨先站定一下,回头望望,当下想想,重拾教育过去的那些好,也许会让你走得更稳定,更坚定……
今日推荐
妈妈忙碌的一天作文600字 三篇 【600字】
忙碌,是治疗一切神经质的良药,人一旦忙起来,就没时间抑郁伤心了,就没时间八卦闲聊了,就没时间沉溺过往了,就没时间郁郁寡欢了。以下是若吧网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妈妈忙碌的一天作文600字1我的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她总有做不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