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若吧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立秋怎么养生 立秋节气养生
一、节气解说
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节气)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东汉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二、气候特征
1.天气逐渐凉爽
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2.秋老虎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三、养生原则
秋季养生的首要任务是把保养体内的阴气。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候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四、起居养生
1. 早睡早起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苏文.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伐其本,关起真矣。”此乃古人调摄四室的宗旨。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立秋时节在养生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早起。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期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大过。祖国医学主张秋季“早起早睡,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同时起床时不宜过急,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00~10:00入睡 ,早晨5:00~6:00起床比较合适。立秋时节,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异常。此节气中多加强夜里的睡眠时间很有道理,正好借此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
2. 春捂秋冻
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立秋之后,要正确领会“薄衣御寒”,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而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能穿短袖衬衫,尽量不要穿长袖;能穿单衣,尽量不加外套。民谚“二八月,乱穿衣”,说的是穿衣感受。但是从保健意义上说,应该是“二月多穿衣,八月少穿衣”。不过,凡事都应有个限度,“薄衣御寒”也不能过头。到了深秋时节,气温很低,仍然穿得很单薄,就没道理了。这时倒可以按照冬季的一些养生法则安排饮食起居,一味“秋冻”反而会致病。对于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薄衣御寒”更应该慎重一点。实践证明,这种主张“秋冻”的方法,既顺应了自然气候(包括居室气候)的需要,又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预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
3. 少吹空调防“阴暑”
立秋是暑去秋来的象征,但是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空气也比较干燥,正如俗话 :秋后一伏热死人。所以,很多人还是习惯用空调,殊不知很容易中“阴暑”。阴暑就是因贪凉饮冷、露宿、长期待在低温的空调房里等原因造成。患者会有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宜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
五、饮食养生
1.不要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建议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2少吃辛辣食物
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饮食方面“秋不食辛辣”,少吃辛辣食物,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辛辣的食物大都有发散解表的作用,如果进食太多的辛辣食物,这些食物会调动体内的阳气,然后这些阳气就会随着汗液蒸发出去,所以就会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还会导致上火,燥热,从而引起身体各种不适。所以,饮食原则上要以清淡,健脾祛湿,养胃生津的食物为主。
3.饮食不要过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其次,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4.应忌过燥的食物
中医养生小常识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
5. 多吃山药
立秋后天气仍然很热,且雨水多。加之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冷饮,更助湿邪,损伤脾阳。加上天气枯燥,易伤肺津,招致阴虚,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等病症。因此,立秋后要保养好脾胃,更要滋阴养肺。此时进补山药最为适合,因山药是安然平静之品,为滋阴养肺之上品。同时,含有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更可以健脾养胃,有助于人体消化,增强免疫力。
6. 多吃银耳
立秋已过,眼下已经进入末伏,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秋季相对干燥,饮食要以润燥为主,银耳就成了秋季饮食的主打招牌菜了。银耳性平,味甘,淡,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加上立秋后天气的日渐干燥也会影响人的皮肤。所以,长期服用银耳还可以润肤,祛斑,而且还能给皮肤细胞提供充足的养分,防止皮肤老化。由此可见,立秋后是吃银耳的最佳时节。
7. 多吃白萝卜
专家指出,进入秋季,燥气为主打,更令很多人感觉口舌干燥,燥热难耐,多吃白色蔬菜,不仅润秋燥,还能养生抗癌。其中白萝卜就是身边最好的选择。萝卜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古时候称为「仙人骨」,具有消渴解酒,散瘀血,降血压,消极化痰的功效。而且,研究发现白萝卜除了能刺激食欲,帮助消化,化痰生津外,还能起到抗病毒和防癌的功效。
8. 多吃红豆
经过潮湿的夏季,人体内积聚大量的湿气,立秋后天干物燥,湿气无法完全排出,空气湿度也较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进补需要先条例脾胃,调理脾胃须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而红小豆正好有这些功效,可使体内的湿热之邪及时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同时红豆性温和、味甘甜,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养胃护脾的功效,肠胃功能低下者、身体虚弱者一定要多吃红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另外,红小豆还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吃红豆时,可适量添加些红糖,起到温补滋养、补血养气的功效,可以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
立秋怎么养生 立秋节气养生
1、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2、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3、饮食调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4、运动调养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立秋之后,天气变化快,一定要注意衣服的穿着,不要着凉哦。
立秋怎么养生 立秋节气养生
立秋开始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皆以收为原则,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勿贪凉防感冒
每一年立秋后的这一段时间里,往往是孩子感冒的高发期。大人抵抗力相对强一些,而孩子与身体病弱的人就不同了,本身抵抗力会差一些,再加上过度贪凉从而会导致感冒。一般立秋后出现感冒的原因,多数是因为贪凉导致,特别是初秋的晚上,很多人包括孩子,都是不喜欢盖被子的,立秋后的夜晚气温会有所下降,那么就很容易着凉从而引发感冒。所以说,立秋后养生的头等大事,那就是勿贪凉防感冒。
少吃寒性水果
这个季节正好是北方西瓜上市的季节,西瓜汁多味甜,非常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这样一个初秋的季节,吃一块甜甜的西瓜真是一件美事。每天定量吃点是没关系的,可如果吃的量过多,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的胃肠问题。还有一些寒性水果,在立秋后要少吃,比如葡萄以及梨子,都是这个季节上市的水果,但也是寒性水果,如果脾胃不好的人吃多了会伤及脾胃的,就算是脾胃好的人,这些寒性水果有也要少吃,一旦引发胃肠脾一系列的疾病,治疗起来是很困难的。
适当滋阴润肺
立秋后,即使有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多雨天气,但秋燥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在立秋后体内会出现一系列的秋燥现象,人的肺部在立秋后就很容易被这股“秋燥”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不健康问题,比如容易咳嗽、多痰等症状,且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呼吸道问题。那么这个时期就要注意滋阴润肺了,一些润肺的食物可以选择性的多吃一些,比如蜂蜜、芝麻、牛奶以及百合,这些食物有着不错的滋阴润肺的效果。
忌大鱼大肉的滋补
在民间有句话叫做贴秋膘,说是立秋之后就要多吃一些肉类,这样能够进补身体,比如肉骨头汤啊,排骨汤以及鸡汤。在秋后可以适当的进补一下,但如此油腻的食物是坚决要不得的,不但会引发体内“秋燥”的加重,更会出现脾胃紊乱的状况。所以在秋季的时候,养生的主题思想是不油不腻,荤素搭配。在肉类上,牛肉为佳,蔬菜类不用过于忌口,而南瓜、莲子、核桃、黑芝麻、红枣这些食物可以吃一些。每天的饮食最好是早晚搭配粥,中午为肉,这样不但能够保证体内对营养的需求,更能在立秋后防止体内上火的现象。
保证睡眠并控制情绪
在立秋后,一定要注意保证自己每日充足的睡眠,尽量做到早睡早起,千万不要熬夜甚至是经常熬夜,这样会对我们的身体埋下一个健康隐患的。还要注意自己情绪的控制,人在秋燥的季节,很容易出现烦躁难安以及情绪抑郁的症状,那么这些时候要注意自我控制,并懂得自我疏解与调节,用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养生还需要依照个人的身体体质,并不能一概而论。在药物或者饮食的调整上,最好是请中医进行判断之后,再行定论!欢迎广大市民来甘肃省中医院问诊。
今日推荐
妈妈忙碌的一天作文600字 三篇 【600字】
忙碌,是治疗一切神经质的良药,人一旦忙起来,就没时间抑郁伤心了,就没时间八卦闲聊了,就没时间沉溺过往了,就没时间郁郁寡欢了。以下是若吧网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妈妈忙碌的一天作文600字1我的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她总有做不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