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监狱指关押一切犯人的场所,包括监狱,看守所,拘留所等。狭义的监狱指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据调查,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警察身心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加重,我国狱警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问题,直接影响政法队伍的稳定和战斗力。对于存在身心健康问题的监狱警察,政法机关应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措施,缓解警察的工作和心理压力,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着力预防和解决监狱警察身心健康问题,把警察身心健康问题纳入队伍建设。
一 监狱警察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1.身体健康问题
(1)患病人数增多。大部分基层警察患有疾病,且患病民警呈逐年上升趋势。
(2)职业性疾病凸显。基层监狱警察除受到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等疾病的威胁和煎熬外,胃炎、胃溃疡、胆疾病、气管炎、腿疾病、偏头痛、腰肌劳损、心肌缺血、心律不齐等疾病多发,与职业特点相关的疾病不在少数。如基层监狱加班加点多,食宿无规律,患肝病、胃病的居多;生产一线的带班警察,常常在井下受潮气影响或顶烈日、冒酷暑,受空气和噪音污染重,患肺病和腰腿病的居多。
2.心理问题明显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确实有不少警察存在一系列心理问题。据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警察由于心理问题影响了身体健康,70%的警察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和精神疲劳,这些情况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1)疲劳心理。由于压力较大,工作时间无规律,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不少警察患有“慢性疲劳综合症”。
(2)自卑心理。一些年纪较轻的警察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自认为穿上警服很威风,时间一长,感到工作单调枯燥,理想与现实发生了很大差距。
(3)侥幸心理。一些年龄较大、工作年限较长的警察,认为年龄大了,在政治待遇上没有什么奔头,工作责任心减弱,只求度日保平安,不求上进,存在着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
(4)内疚心理。监狱警察整天忙于工作,占去了许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节假日又是场所安全“防护期”,影响了与家属子女的正常交流,家中的事务过多地依赖配偶和父母,造成对父母、夫妻间感情沟通不够,对孩子疏于管教的境地,内心产生了自责、内疚感。
二 造成监狱警察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高风险
职业的危险性所引起的心理压力是最高强度的心理压力。
2.超强度
由于警力不足,警察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一些监狱警力配备偏低,缺口岗位任务由在职警察顶替,一些基层警察反映多年没有休过年假。警察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不仅带来心理上的疲劳,也导致机体功能紊乱、营养结构失调,甚至积劳成疾。
3.地位不高
部分监狱警察认为与其他政法干警相比社会地位不高。执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有效保障,自身尊严得不到有效维护,产生很强的挫折感。
4.保障措施滞后
有些在维护警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机制相对滞后,对警察的心理疾病不能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有的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安排警察轮休。有的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必要的健身器材。
5.家庭责任缺位
由于工作性质所限,警察难以尽好丈夫、妻子、父母、子女义务,也难以解决住房、孩子入托入学等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导致心理失衡,影响身心健康。
三 调节警察身心健康的具体措施
1.工作方面
(1)成立由政工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心理跟踪小组,以谈心、座谈等形式,定期了解警察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心理问题,形成书面材料,监狱领导汇报,以便领导能够及时掌握情况,适时做出决策。
(2)开展个别教育。针对发现的个别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确定教育对象,采取个别教育。在解决其思想问题时应紧紧抓住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深入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其成绩,调动其积极性,把思想工作做实、做细、做活。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我国目前还处于向工业化转型的时期,从一个农业大国发展为工业大国,同时,还包括城市化和现代化。而当前的转型主要是现代化,特别是法制和民主的现代化。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不仅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制度发生变革,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情感心态、心理状况等也发生变化,随之产生的罪错结构亦有所变化。随着押犯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发展对监狱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广东省监狱管理局于2008年7月提出了监狱工作的“三个转型”,即从多元职能向职能专门化转型、从粗放管理向管理正规化转型、从传统管理向管理现代化转型。在转型期中,对监狱警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管理能力和提升综合素养。即监狱警察要具有现代思维、观念解放、视野开阔、具备现代刑罚执行的专业能力。如此高的要求,对本已压力过大的监狱警察更是雪上加霜,衍生出诸多心理问题。
一、转型期监狱警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抑郁加强
随着“三个转型”在监狱工作中的推进,监狱工作的复杂性、罪犯改造的反复性和监狱工作带来的不平衡感容易使抑郁加强。如果再遇到婚姻或教育子女的失败,并不能正确对待,则会把失败夸大,把失败看成是不变的、不可逆转。有的警察还会把这种情绪扩散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并用“我真无能”、“我真没用”等悲观而不正确的认知来分析和评价自己的失意,从而产生对自己全面否定的态度。
(二)焦虑加重
由于转型期的监狱工作对监狱警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监狱警察除了原有的焦虑外还增加了对新制度新要求的适应焦虑。焦虑表现为持续的忧虑和高度的警觉,如时刻担心犯人会出现异常举动;有的表现为弥散性的、非特异性的焦虑,如说不出具体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还有预期焦虑,如担心自身素质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执法要求而头痛,尤其是个别老警察,担心利益受损,担心自己辛辛苦苦一大辈子却落个不尽如人意的结局而整天惶恐不安。
(三)内心冲突强烈
一个人在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内心容易产生冲突,而转型期监狱工作的特点使监狱警察比其他人更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内心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处理,付出与收获的对比等都会使警察内心产生冲突,转型期监狱工作对监狱警察的要求更加重了冲突的产生。
(四)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监狱警察每天面对的是罪犯,警察对罪犯是单向的付出,而罪犯带给警察的大多数是灰色的情绪,罪犯一批批流水般刑满了,而警察还是围着“三大现场”转圈,时间一长,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监狱警察最大的职业烦恼不是较低的收入,而是缺乏工作成就感。当监狱警察把每天的工作变成单调乏味的职业义务和毫无新意的重复劳动,就会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和不断进取的信心,感觉生活空虚、无聊,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工作完全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试图离开工作岗位,另谋职业。这种情绪又常常会在警察之间得到互相强化,从而影响整个单位的士气。
(五)人际关系不良
当人处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失调的情绪状态下时往往会发生认知偏差,这时,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图做出消极的判断,从而相应地做出消极的反应。对于监狱警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不仅其工作的特点使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在工作中产生焦虑、愤怒、抑制等不良情绪,而且其角色的多重性(既是对罪犯的管理者,又是家庭关系的维系者,有的还是警务关系的协调者)也使警察们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出种种心理调节。因此,监狱警察容易在关系中表现出适应不良。
二、转型期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可能使监狱警察的价值观趋于“一切向钱看”,组织纪律淡化;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特点,可能令监狱警察的思想受到不正确的误导,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怪圈,私欲膨胀;市场经济开放的环境,使监狱警察的自控能力受到新的挑战和考验。
(二)社会认同感不足
虽然监狱警察肩负着特殊人群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社会、服刑人员的家属等对其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却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认同,甚至得不到自己的亲人、朋友的理解。“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造成监狱警察的主观幸福感降低,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受损,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三)职业性质因素
8小时的待遇,12小时的工作量,24小时的责任,“高负荷、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心理压力是影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社交圈子以及严重的心理污染更使监狱警察的心理处于失衡状态。
(四)自身素质问题
1.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是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既在心理过程中得以形成和表现,又对以后的心理过程的进行发生明显的影响。
2.生活事件。在人的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生活事件,它们是导致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应激源。无论这些事件是积极的(如结婚、升迁)或者消极的(如亲人死亡、离婚),都需要个体做出种种心理调整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在这种调整时期,心理问题容易产生。
三、对监狱警察不良心理影响的应对措施
(一)动态心理评估,掌握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评估是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对警察进行心理评估的目的除了要为警察队伍提供合格的人才外,更要担负起对警察队伍的甄别的使命。通过心理评估,不仅可以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特点,还可以根据其心理特点,结合人才测评的结果,提出最适宜的工作岗位建议。由于监狱警察心理素质的调查、建档工作是做好监狱警察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维护工作的前提,所以对监狱警察进行心理评估的同时还需要建立心理档案。另外,为确保心理档案的质量,评估的结果和提出的建议需由专业人士进行,为确保保密和保护个人隐私等问题,需由专人保管档案。
(二)完善制度,降低警察的职业倦怠
对于基层的监狱警察,长时间的工作、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资讯环境等因素都增加了警察的职业倦怠。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使监狱警察的工作时间更为合理、分工责任更加明确、工作内容更加充实等的改善都能很好地降低职业倦怠。
(三)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增强警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很多监狱警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见解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渐渐荒废,久而久之会使其对工作没有兴趣、成就感欠缺、责任心差,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因此,要结合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监狱警察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特点合理安排和调整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充分挖掘个人潜能,体现个人价值,增强自我效能感。
(四)丰富业余活动,提高警察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平衡①和生活满意度②。运动是个体宣泄和能量补充的过程,可有助于培养个体良好的个性、处世能力和人际关系。文娱活动也是一个宣泄内心情感和培养良好情操的过程,所以监狱应加强警察文体活动,丰富警察的业余活动,提高其主观感,促进其心理健康。
(五)整合资源,培养警察应对心理危机能力
整合监狱系统已有的人才以及社会的心理学专家的资源,培养监狱警察应对心理危机能力,使其学会自我调节。
(六)加强心理训练和教育,提高警察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训练和教育在国外已进行了很多年,美国警察心理训练最近几年发展更快,主要包括健康的自我概念、积极的性意识、成熟的价值系统、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角色心理、良好情绪、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以及社会心理方面的训练。我国学者认为心理训练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培养心理品质,也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使警察获得某些特殊心理品质;二是,提高心理品质,即在心理选拔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使警察心理品质有较大的提高,接近或规定标准的过程。通过心理训练和教育,提高警察心理健康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根据监狱警察所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标准,制定完备的心理训练内容,一般包括认知能力的提高、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良好意志品质的增强、人际关系的协调、职业意识的养成、职业心理压力承受能力的提高等。
2.根据每位监狱警察的工作实际和心理状况,制定心理训练计划,并根据受训者的职位、岗位等因素对各项内容制定科学的训练标准。
3.积极创造成长机会,拓展成长空间。积极为监狱警察创造外出学习、培训、参观等机会,不断促进其自身成长,提高其职业素质,从而拓展其发展空间,使其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强化其进取精神,消除职业倦怠,又可以使监狱的罪犯改造工作更上一层楼。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监狱警察的工作职责决定了监狱警察每日打交道的人群是各种各样的罪犯,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刑罚执行的重要使命。在常人的眼中,监狱警察的形象是高大的、威严的、强势的,这也使人民群众对于警察带有很强的信任,相信他们随时可以救助人们于危难之中,面对各种困难和灾难,警察都能挺身而出,与违反犯罪分子斗争,但是人们也常会忽略一点,警察也是人,他们和普通人一样,都脆弱的一面,也会有困惑和心酸,也会被各种情绪问题所困扰,这就是警察所要面对的心理问题。而监狱警察,面对特殊的工作职责和负责的工作环境,心理健康问题更加重要。因此,保障监狱警察心理的健康问题,对于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刑罚的执行,是具有重大作用的,具体表现为:
一、有利于国家刑罚权的实现和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建设
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刑罚执行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五大程序。分别由我国的公安机关、检查机关、法院和监狱机关来执行。这些机关一起构成了我国的司法体系。所以,站在刑事诉讼程序的角度,监狱警察机关承担着执行这一重要的最后一项工作。我国刑事司法的工作目标就是预防、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而监狱的工作目标的教育和改造罪犯成为一名守法公民,从而降低重新犯罪率。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工作,仅仅是刑事司法程序的钱半部分,最重要的后半部分就是刑罚的执行工作。刑罚执行可以将法院最终的判决,由纸面的文件,变成现实的惩治,实现刑事司法的重要意义。监狱警察的职责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爱憎没分明,克服一切困难,不怕危险等较强的政治素养和科学的政治立场。监狱特殊复杂的工作环境,对于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要求更强、更高,因此,保障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完成国家刑罚执行的基础之一,也对整个监狱警察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完善罪犯的改造
管理监狱、刑罚执行和改造罪犯是监狱警察重要工作任务。监狱工作最重要的目标是惩罚和改造罪犯,最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这就要求监狱警察将教育和改造相结合,从而从根本上降低重新犯罪率。想要实现教育和改造罪犯,不仅要改变罪犯原有的不良风气和不良习惯,还有运用监狱法中规定的监狱管理方式,有效实现监狱对于罪犯的教育和改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监狱的监管就不仅仅是监管罪犯,还有改变罪犯的思想,教会他们树立新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生活上的恶习要改变,还有教会他们可以谋生的生活技能,让他们回归社会的时候可以自食其力。可以说,罪犯的改造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不仅要求狱警对罪犯要严格的管理,还有针对不同罪犯的犯罪类型,性格特征等方面,运用各种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做好罪犯的“教师”,重新塑造罪犯的灵魂。监狱警察的工作相对来说是高风险、高对抗性的,因此监狱警察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也很大,休息时间比较少,工作强度大,持续处于紧张、焦虑、烦躁,造成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原来依靠大嗓门和警服实现改造罪犯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监狱对于改造罪犯的要求。因此,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和重视。
三、有利于有效应对罪犯各方面的变化
现如今,社会形势不断变化,罪犯的犯罪类型也发生巨大变化。智能型、科技型等高智商犯罪比例不断升高,很多罪犯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钻法律的空子,不能正确的对待法律的要求,用“维权”等借口幌子,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一变化,增大的监狱对于罪犯的教育和改造困难,而对于监狱警察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提高,还要求监狱警察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和改造罪犯这一要求。
四、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罪犯的重新犯罪率
目前,监狱教育和改造罪犯效果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而这一标准对于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降低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不仅可以大幅度的减低社会的不安分因素,也是罪犯改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教育和改造罪犯,不仅是日常对罪犯的管理,矫治罪犯的心理问题也是重要手段。在这一个教育和改造的过程中,如果监狱警察自身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更谈不上去教育和改造罪犯了。可以看得出,监狱警察承担的职责如此重要,除了掌握法律知识,也有具备较强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合格的监?z人民警察。
五、有利于对抗监狱人民警察特殊的工作性质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是比较复杂的,他们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极其复杂多变,常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的冲击。罪犯是社会黑暗面的浓缩,他们身上有一些社会的不良风气,不好的生活习惯,往往在服刑初期,他们依旧带着这样的风气和习惯,也有可能将这样的不良风气带入到监狱警察的队伍中去。可以这样说,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是处于不利位置的,风险极高,常人不能理解的。当然,这样的不利环境,不可以成为个别监狱警察违法犯罪的理由,一旦涉及到罪犯管理的问题,监狱警察依然要严格的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依法执法,运用法律思维,法制心理来调解日常的工作。但是,积极的开展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防止监狱人民警察不良心理问题的一项有效手段。
今日推荐
妈妈忙碌的一天作文600字 三篇 【600字】
忙碌,是治疗一切神经质的良药,人一旦忙起来,就没时间抑郁伤心了,就没时间八卦闲聊了,就没时间沉溺过往了,就没时间郁郁寡欢了。以下是若吧网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妈妈忙碌的一天作文600字1我的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她总有做不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