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不是在推卸责任,像我一样的千千万万的教师,当然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着重大的教育使命,也在竭尽全力地用自己的良心和才能培养出社会所满意的人才。以下是若吧网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爱弥儿》读书笔记1
最近,我仔细品味了《爱弥儿》这本书,书中的理念对现在当教师的我来说是种冲击,在阅读之后也有些想法想说上一说,与众人交流。
我对这本书上的很多观点很感兴趣,如书中第二卷中,写到:如果孩子长得很聪慧,如果他天生就爱无缘无故地啼哭,我就让他白白地哭一阵,得不到一点效果,这样,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干他的眼泪。如文中的:“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他始终是喜笑颜开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象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远虑!使我们不停地做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使我们常常向往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地方,这样的远虑正是我们种种痛苦的真正的根源。象人这样短暂的一生,竟时刻向往如此渺茫的未来,而轻视可靠的现在,简直是发了疯!这种发疯的作法之所以更加有害,是因为它随着人的年龄而日益增多,是老年人时刻都是那样的猜疑、焦愁和吝啬,宁愿今天节约一切而不愿百年之后缺少那些多余的东西。因此,我们现在要掌握一切,把一切的时间、地方、人和东西;我们个体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最小的部分。”
书中在谈到孩子幼年教育时,表示了这样的意思,孩子在到达相应的年龄阶段必然会明白一定的道理,这时在进行教育即可;孩子在12岁之前,可以不去学习,这样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后再去学习,相信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年幼时进行的所获得的效果其实是为0的,或者可能是获得教育者相反的学习效果。对于这个观点,我深感同意,孩子在幼年时对于一些有政治性意义或者相类似的东西是没有观念的,这时让他们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是很难有共鸣的,得到的结果其实也是很差的,或者说无。从小给他们灌输一个概念,起到了什么效果,是不是也如书中所说,可能会取得反效果呢?这我不得而知,不过,我想,对于学生的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这一教育理念应该贯彻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书中,还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卢梭的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是“兴趣、方法、习惯”。的确,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几个词。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因此,兴趣是前提。我认为应该保持孩子对事物或学问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学习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孩子在学习起步时,教师应该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要给予孩子肯定。
《爱弥儿》是一本不寻常的教育著作,而且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不是在推卸责任,像我一样的千千万万的教师,当然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着重大的教育使命,也在竭尽全力地用自己的良心和才能培养出社会所满意的人才。我只是希望社会不要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教师,我们的教师确实是很伟大的人,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我们虽然愿意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承担起全部的责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请支持我们,一起来当园丁,共同携手创造更美好的园地!
《爱弥儿》读书笔记2
从上面的摘述中可以窥探出卢梭的一种重要教育观,即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回到人的主体性,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做专制社会的奴才,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自由人,在卢梭看来,自由就是自主,包括三个层面:自然自由、社会自由、道德自由、这一观点始终贯穿着全书,在这本书中,他对其虚构的人物爱弥儿进行适应“天性”的教育,把人的教育视为一个走向自由的过程。
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家庭保护期,教育以身体养护为主,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用情感来完成他的理性教育:对科学的研究,对观念的认识、利用有用原则,他所不能理解的,不让他知道的知识教育为主。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基于他们的人际关系的道德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婚姻教育。
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对应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使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各阶段相一致,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滞后,和皮亚的认知结构的四个阶段相一致,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相一致。是一部发展心理学的教科书。
对我的教育启示是:在智育: 1、尽可能地让儿童从经验学习。2、尽可能让儿童看到所学东西的用处。3、语言的学习不要超越儿童用来表达自已思想的能力。4、不要让他面临超越其能力的问题。
在性格上:1、不要让儿童认为可以随决使唤你,在他需要帮助时,才去帮助他。2、儿童做了错事,让他自己的恶行的自然后果来惩罚他们。3、不要让他为了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牺牲他的个性。
卢梭在文中写道“我认为一个孩子的教师应该是年轻的,而且,一个聪慧的人能够多么年轻就多么年轻。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本人就是一个孩子,希望他能成为他的学生的伙伴,在分享他的欢乐的过程中赢得他的信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为老师,无论在什么年龄阶段,虽然外表不再年轻,但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就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这样才能走近孩子,从他们的心理出发,从而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一个专制的老师是无论如何也教不好他的学生的。同时作为年轻的教师要拥有广博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做一个真正称职的老师。在保持年轻的心态,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过程中,身为教师的我们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懂得纯真的宝贵。
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重责。对于《爱弥儿》,由于时间关系,有些章节我看得比较粗超,但是我着重看了一、二两章,这两章让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多么不容易。荀子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书本知识,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他们的心理年龄,用恰当的方式来教育他们。《爱弥儿》时时提醒我要注意的是,我从事的是一份高尚的职业,要以更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爱弥儿》读书笔记3
今天的天气很凉爽,在这个炎炎夏季,可谓“独树一帜”,更难得的是,今天只有我一人在家,才可以这样悠然自得,读点书,写点字,录点音,最后,才可以这样静静地将这一美妙付诸笔端……
卢梭是18世纪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爱弥儿》中,自然主义是其教育思想的主旨。《爱弥儿》虽然是一本教育名著,但它所蕴含的知识能量不仅仅是教育内容,还有哲学,宗教,人生,社会,政治,爱情等方面,更是把教育延伸到当宝宝还没出生时母亲的食物摄入和养护。正是其涉猎的广泛性,让人感觉,不管是谁,不管什么专业,不管什么地位,看了《爱弥儿》之后,都能从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不会让你我无功而返。不可否认,卢梭熔铸在教育中的自然思想是深得大家认同与渴望的,更不可否认的是,这部著作我已读了很久,仍然不能十分明确其中教育方法的精髓,今天仅记录本次所读内容部分的几点想法——朗读时脑海里突闪的想法。
每次读《爱弥儿》,都像是与一位睿智的,崇尚自然的教育家对话,有种返璞归真的豁然开朗。今日所读内容为《爱弥儿》(下)第五卷(P624—P633),这里主要是讲述作者认为的女孩子,小女孩的自然教育之道。书中写到:“女孩子喜欢看起来漂亮,能用来打扮的东西,例如镜子,珠宝,饰品,尤其是洋娃娃……穿衣打扮是女性取悦男子的外在表现之一。”最后却说:“这种艺术正是女孩子要学习的唯一内容。”女为悦己者容,但是,我认为这并非是我们女子唯一要追求的内容,仅为“之一”而已。
在625页,作者如是说,因为有兴趣,女孩子很容易,也很自然去学习某些针绣课程,接下来会去学习绘画,“不过,我不愿意让她们学习山水画,也不愿意让她们学习人物画,学着画点花草水果和装饰物就够了”,这在当时来说或许有它的道理所在,但是,就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就今天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今天的“美术”而言,都是远远不够的。“女人的生活不如男人辛苦,所以女人更应该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职责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而不应该以自己的职责为代价去发展某一项才能。”又该如何理解呢?需要再读再思……
628页,“女人的一生都需要温顺,因为她始终要服从于男人或者男人的评判。她的观点永远战胜不了男人的观点。”“狡黠是女人的天赋,我相信我们所有的自然倾向都是正确的……”这里明显带有对女性的歧视,在当今这样的社会,再持此观点,难道不会引起现代女性的公愤吗?呵呵~~632页,“衣饰华丽,只不过是上流社会的世俗、愚蠢的做法,而不是个人的需求。”“女人之所以过分注重打扮,不是出于虚荣,无所事事。”在《爱弥儿》这本著作中,“偏见”一词被频繁地提到,也是为人们一直所嗤之以鼻,却也难以被其控制。这些也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上流社会女人的偏见,或许这也是作者以防爱弥儿陷入如此富人教育的漩涡之因吧。
在朗读中,确实也有好多句子可以令人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教育故事。“此时她还需要别人好心的帮忙,所以她就想,要是她自己能做,那可就容易多了。这就是她接受早期课程的动机。这不是人们要求她做的,而是她的兴趣。实际上,女孩子学起读书写字勉勉强强,但是一说到缝缝补补就兴趣盎然。”——这应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看来,自古教育家就非常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因素。“也许她们首先要学的是算数。算数的好处最明显不过了。世间万物,唯有算数需要如此多的练习,还经常发生错误。”因为现担任数学教学,对“算数”一次特别敏感。这里的“算数”应该就是如今的计算吧。对学生来说,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计算都至关重要,因为它贯穿数学学习的始终。对于中等生,计算是基础;对于优等生,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用在计算过程中再合适不过。
“懒惰和不听话是两个最大的缺点,一旦养成,很难纠正。”“一个好女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同自己斗争的一生”;“上天让女人充满魅力、善于说话,不是为了让她们满脑子怨恨;上天给她们温柔,也不是要让她们掌控男人;上天给了她们柔和的嗓音,不是为了让她们骂人;上天给了她们纤弱的身体,也不是为了让她们皱着眉头大发脾气。女人发脾气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作者认为女人的一生都需要温顺,女人就是为天生不完美,满身恶习,总是犯错的男人而生的,所以女人从小就要学会屈从于种种不公,忍辱负重而毫无怨言,女人必须温柔。虽然我本人不是完全赞同作者的“女人观”,但是这些语言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身为现代女性对如何做一个好女人从中还是有所启发的。特别是“不管男女,说话的语气都要适合自己。”更觉朴实,说到心坎儿里:有理不在腔高;我们要遵循“和平、共处”原则。
“美丽和机智是她唯一的优势。然而美丽不会永远。意外会使它销毁,岁月会侵蚀她的容颜,习惯会磨损她的魅力。所以女人真正依靠的只能是她的机智。没有了它,家就是一个争吵的场所;有了它,家就是幸福的港湾。”——告诉我们的是,女人应该运用智慧经营爱和家庭,对如今的家庭模式而言,女人决定着家庭的温度。如果一个女人拥有善良和适应自身环境的智慧,即便是一个经济贫乏的家庭也会充溢着有温度的爱。并在想:如果作者卢梭是位女性,应该是贤良淑德,智慧并拥的才女吧。
“最华丽的服饰往往衬托出穿戴者的平庸,真正合适的衣着用不着多么精心的准备”——作者倾向女性身上流露的自然美,而非浓妆艳抹,矫揉造作之庸俗。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平平淡淡才是情,普普通通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