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间失格》有感2000字 【读后感】

作者:故事兔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读《人间失格》有感2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人间失格》有感2000字

  我曾对如何克服自己身上的恶习困惑不已,那些恶劣的习性到底是我个人的本性还是人类的天性我无从得知。我尝试过各种方法去抵制它们,比如凭借意志力去控制自己的欲望或念头,从思想上挖掉毒瘤,但是这样会陷入自我斗争甚至自我压抑的状态,以至于不得不评估这种抑制过程本身是不是一项恶习;比如通过彻底的放纵自己,想把自己身上所有的毒物在一段时间全部耗尽,一直释放到筋疲力尽,显然这是行不通的,恶习会像野草随时可能迎来春天,再次野蛮生长。我想我可能无法做一个彻底的人,纯粹的人。接受了这一点,生活变得容易起来,我却不再是我。

读《人间失格》有感2000字 【读后感】

  关于是非黑白的思考曾让我陷入深深的迷茫,开始迷茫的时候会迫切地寻找出路,就像一个跌落水中的小孩儿,总渴望抓住一棵救命稻草,我无法描述那种心情,隐隐约约记得迷茫一段时间后是无尽的空虚。那种空虚是无论什么样的恶习都填不满的,这让我感到痛苦,无奈之下,我不得不求助我的母亲,我问她:“到底什么才是善,什么才是恶,人世间到底有没有是非黑白。”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我的母亲思考良久,特别谨慎小心的告诉我“这条界限在于是否伤害别人,不害别人是底线”。我清楚地记得这段对话发生在高三春天的一个中午,那天的阳光充足,世界是光明的。

  《人间失格》(太宰治著)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无法体会作者自杀时的心情和思绪,即使读过此书,我也没有感受到足以致死的情绪或冲动,为不能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到惭愧,人家写了这本书后甚至以死作为此书的墓志铭,而我还想着人死了,书还活着这样的荒唐事。主角叶藏的童年在作者笔下是彻底灰暗无光的,既没有讨厌事物的能力也不能有喜欢事物的状态,小时候的叶藏生活在庞大的家庭之中就像一个木偶人,或者说像一个橡皮人,这显然不是一个儿童的心理状态。我虽然没老过,不知道一个老年人的心态,但我知道童年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佳肴,即使叶藏的成长环境再恶劣,一个孩子也不可能体会到这样深刻的痛苦。我可以大胆揣测作者在以老年人的心态重新审视或体验童年生活,这样的极致体验让我感受到作者当时的绝望,当充满美好的童年都不再有点色彩,想必活着已经是一种负担。我开始强烈地好奇是什么使得叶藏走到这步田地。

  来到学校之后,离开家庭的叶藏想尽办法解放自己,在这里可以通过恶作剧的方式获得空前的自由,似乎所有的刻意举动都是自我意志的施展,是对这个世界的反抗,这样的想法是不允许别人窥见的,但还是被叫竹一的男孩看穿看了心事,这让叶藏感到窘迫。中学时的叶藏觉得画画远胜过于写作,语言向来是充满欺骗的,但是画却能反应他人未必能理解的内心,他在美术班里认识了正雄,一个低俗的混子,并且发现烟、酒、妓女同样可以释放空虚,获得舒适,为此他给自己找了充分的理由证明这样的恶心并不低俗,甚至会有一丝高尚的感情,直到正雄戳破了他的内心。年少的叛逆偶然之间转变为对政治的狂热,与从事政治的父亲背道而驰或与社会主流相分离使得叶藏更好的体会到存在感。年轻的叶藏即使对女人的欲望也不全来自性冲动,更多的是通过与之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出的游戏乐趣和心安理得的感觉,在一次玩弄的过程,一个女人为他而死,至此,叶藏已经开始出现对生命的轻视或戏谑的迹象,为了获得自己的极致体验,不惜枉顾别人的生命。后来在警局的审讯中叶藏凭借多年演戏功夫表演的正尽兴时,一个检察官再次戳穿了他的虚伪。我想作者年轻时一定是怀着极大的热忱去尝试了以失败为结果的各种追求,而后产生的挫败感造成上述那样作为表象的极致体验。

  从局子出来的叶藏曾寄宿在“比目鱼”家,这让他感到无所适从,百无聊赖。他在本雄家里碰到一个杂志社的名为静子的女人并得以寄居在她的家里。这是的叶藏不仅仅在物质上一无所有,在精神世界里也有走投无路的迹象,在静子家里带孩子,吃软饭的时候只能软着,叶藏还做不到软饭硬吃。虽然他任然强调自己在绘画上的追求,恐怕是急迫的希望找到排解的途径。和静子女儿繁子的聊天让叶藏显得更加可怜、可悲,对于一个男人活成了这般模样,别人的嘲笑已经不重要了,自己对自己的奚落和讽刺让叶藏感到穷途末路。

  人对事物的看法总是受情绪、感情、冲动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甚至为了内心的极度体验,无瑕欣赏外面的景色,哪怕外面天高云淡,艳阳高照。极度体验给人的存在感和空虚同样强烈,这样的尝试可能会耗尽一个人的精神。我至此都无法了解作者当时的体验或者太宰治整个人生中的感悟。这本书确实在某些方面提醒了我,极致体验的尽头必然是空虚,这让人摇摇欲坠。

  实事求是的讲,我对此书及其背景了解很少,只知道作者的姓名,我不知道更不敢确定我所看到的是真实还是伪装。有些事即使亲眼所见也未必是真的,世界上的假象与乱象容易让人迷失,丧失判断真伪的能力。

  读《人间失格》有感2000字

  懦夫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终于开始提笔写这篇最不想写的文章了。不喜欢的原因就是这种“丧气”文字的感染力,会在思考中像是手术刀一样的切入血脉。而这就像是太宰治文字带来的侵蚀力……

  翻阅查询了作者太宰治的介绍。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莫过于自杀与写作。五次自杀带了的文字《斜阳》《维庸之妻》,以及最后的遗作,最为被人知晓的《人间失格》。太宰治生活在的时代就是日本封建制度变革的时代,那时候的日本分为四个阶级(皇、华、士、平民),另我没有想到的就是太宰治就属于“华族”就是受封的诸侯、贵族。可是在二战后日本取消了“华族”重新分配了土地,于是像是太宰治这样本应享受荣华富贵的阶级,即丧失了社会地位,也失去了经济的来源。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巨大力量打磨也促使了太宰治的性格吧。

  说到性格很想说一说与《人间失格》一起看完的《高敏感是种天赋》这本书,我觉得太宰治就是属于“高敏感”感知力的一种人格。作者构架出来的人物不一定是作者的本身,但一定也是作者的代言了。就像是《人间失格》里面的叶藏,就是那种敏感性的性格让他接收到了太多别人无法理解与不会理解的“信息”与“情绪”。让我想起科幻、恐怖电影里人物能够听见、看见别人无法知晓的东西一样。本质上我们的都是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类,但是视角的不同就带来,太多不同的内心状态与思考,这些都是属于比常人多出来的思维因子。这种因子可能就可以转换成天赋秉承的材料,也可能变成折磨自己的杂波。就像天才与疯子只是一纸之隔一样。而叶藏,或者说太宰治就是两种可能的合二为一了。他用他自己的“自杀”的经历折磨出来了的思维因子,来体悟生命存在的意义。他把生命与作品中的角色进行了融合,两者不可分割。他39岁就结束了生命,把此生活成了艺术。

  回到文章的主题内容:《人间失格》的名字其实就是丧失了作为人的权利的一种“无赖”,日本文学中的“无赖”就是代表着一种绝望之中的无能为力。而主人公叶藏表面上是一个彬彬有礼、非常听话、善于搞笑,经常做一些让人捧腹的故事,画一下搞笑的漫画和写一些有趣的文章。非常讨人喜欢。但怎么就会像前面说的那样阴暗和敏感的内心呢,当你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发现作者太宰治直接将叶藏的内心世界表达给我们看。这些搞笑之下就是掩盖着的痛苦内心:

  别人的苦恼的性质和程度,都是我捉摸不透的谜。实用性的苦恼,仅仅依靠吃饭就一笔勾销的苦恼,或许这才是烈的痛苦,是惨烈得使我所列举的十大灾难显得无足轻重的阿鼻地狱。但我对此却一无所知。尽管如此,他们能够不思自杀,免于疯狂,纵谈政治,竟不绝望,不屈不挠,继续与生活搏斗。他们不是并不痛苦吗?他们使自己成为彻底的利己主义者,并虔信那一切理所当然,曾几何时怀疑过自己呢?这样一来,不是很轻松惬意吗?然而,所谓的人并不全部如此,并引以满足吗?

  这些人与人之间的规则、观念、关系。而他都不理解,也觉得自己永远没有办法融入这个人类社会是带来的丧气和恐惧。其实我们的青春期都经历过这些,出入社会的思考、从校园到社会的变形带来的镇痛。只是叶藏的敏感感知力过早的体会到了这些之后带来的m.simayi.net绝望与孤独。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是没法融入社会的异类,他对这些规则的真心实意的融入觉得无能为力。于是,他只有搞笑,又用搞笑与别人产生纽带关系。

  他努力的去迎合别人,他不知道怎么去要求别人,连笑父亲要礼物这件事都做不好,父亲说有一种孩子们很喜爱的面具,问他要不要的时候,他也无法做出决定。弄的父亲不开心。叶藏在这种没能讨父亲开心的行为中焦躁不安的同时半夜的悄悄的在父亲的记事本上写下了面具。第二天父亲一个劲的笑着说这事叶藏的恶作剧。读到这时,似乎就能一下子的感悟到了,叶藏那种理解不了他人,也无法被理解的“无奈”之心。

  这种不是出于自己本心的搞笑行为,就成为了他自认为的“人格”的最后屏障和与“人类”接入的接口。这种脆弱的,当被故事中、现实中的“人事物”打破击碎的同时,也就带来了生命最后的自我审判。

  又或者说,我们曾经何时不也曾为了迎合别人而做出一种不符合自我意识又或者更严重到自我厌恶的无能为力呢?而这种无能为力的背后带来的思考是不是就是“生而为人,真是对不起。”而太宰治把握住了那个时代里的这些痛苦的本质与根源。而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就业压力里、生存压力、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压力其实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苦闷。又或者太宰治有微博的话:“搞笑,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或许他就成不了太宰治了。

  话说我是喜欢太宰治写的那篇《大力士》的,里面的女性角色多了一点俏皮可爱。那一刻我觉得仿佛看到了太宰治写作的俏皮微笑,只是不知真假罢了。

  读完《人间失格》回归到自我本质的养分里,其实就是要去明白:我们所有的痛苦、丧气、失落里都不曾孤单。同样也感谢互联网的时代能够让我们在群体中因为某种共同的认知感,结成集体获得认同感。同时也一样需正经、可爱的面对可能会遇见的那些问题。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去哪?

  读《人间失格》有感2000字

  这是我读过的唯一一本我不喜欢的书。

  而我不喜欢的书竟然把它读完了,我也挺佩服我自己的。

  不喜欢的主要原因是,一旦我和书中人物产生了共鸣,我浑身上下都不好了,我好些日子不能从书里的情节走出来,它让我失迷。

  读了几章,就被书中描写的颓丧、压抑、恐惧、厌世的情绪深深感染,我就在想,书中主人公的形象往往都有作者或多或少的影子,以我读的这几章来看,这个作者不能寿终,非得像海子顾城一般自杀。果不其然吧,问了度娘,告诉我: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是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逆行》、《斜阳》和《人间失格》等。1948年6月13日深夜与崇拜他的女读者山崎富荣跳玉川上水自杀,时年39岁。所以我特别赞赏这句话:与其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的遗著,不如说这是他留给这个冷冰冰的世界的遗书更合适。

  书中主人公是一个叫叶藏的孩子,他早熟,心思重,有一颗玻璃心,他置身于人群中却过着灵魂离群索居的生活,三观与周围的人那么格格不入,却只能悲叹“我很抱歉,生而为人”,为此他常常彻夜难眠,痛苦呻吟,他说“我对人类充满恐惧,却无法让自己对他们死心,然后放弃。”挣扎、彷徨,试图以扮演一个小丑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他也试图想取悦身边的人,亲人、老师、同学,他承受着不该一个孩子承受的所有的负面情绪。我真的想知道,这些消极悲观,这些颓废沮丧,一个小小的孩子,何以会被这些情绪笼罩?

  叶藏终于长大了,我本以为长大后历经世事会有所改变,因为当他第一次远离故乡,他终于“觉得这他乡之地比故乡更让我轻松自在”,但我错了,那只是一时的轻松自在,有一天他终于意识到“城里人的生活将我这个不分内外,只会逃避人生的肤浅笨蛋彻底拒之门外”“我没和任何人来往,也无法走向任何人的家门”;于是乎在他乡生活的日子,长大后的叶藏越发的颓废,除了逃课,他还染上了酗酒、抽烟、娼妓的恶习,糜烂的生活就跟我们眼中的小混混差不多。但我知道,那行尸走肉般的躯体里埋着的是一颗躁动不安、不屈服却又无奈的灵魂,他想“用漫画赚来的钱买烟买酒,但惶恐和忧虑与日俱增”;他看不惯世人“明明相互不了解,看不清,却要视彼此为挚友,死了还要为其哭泣,念诵悼词”;他也想自我救赎,呼喊“神啊,求您赐予我坚定的意志,让我看清‘人’的本质。人们互相倾轧,难道不是罪过吗?神啊,请赐我愤怒的面具吧!”但,救世主从来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

  可是,叶藏无法拯救自己。追溯他的原生态家庭,叶藏从小生活在一个古板的旧式乡下家族,“大家都板着面孔吃饭,就俨然成了一种仪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规定的时间内聚集到阴暗的屋子里,井然有序地摆好饭菜,即便没有食欲,也得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嚼着饭粒”,如此之压抑!这样的气氛让一个小孩子对用餐时刻充满了恐惧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要问小小的叶藏为何如此敏感,对与人交往充满了恐惧和渴望?我们可以猜想,也许是因为生来就体弱多病,是因为天生性格阴郁,是因为少与人接触,是因为他画地为牢囚禁了自己。他用他那颗纤细敏感的心灵,发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恐惧,就像是人们对空气中数不清的百日咳病菌的恐惧;澡堂里有无数能致人失明的病菌;理发店有看不见的致人秃顶的病菌;电车扶手的吊环上有数不胜数的疥癣虫在蠕动;生鱼片和烤肉里潜藏着绦虫的幼虫;还有这样那样的致病生物的卵;当你赤脚走路时玻璃碎片会划破你的脚,碎片也会进入体内到处游走,刺破眼珠等等”;即便他“以为彻底把自己隐藏起来时,竟不小心被一支从身后射来的冷箭射中”。

  这支冷箭是什么?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世人每个人的说话方式都这样拐弯抹角、闪烁其词,包含着规避责任的复杂与细微的心里变化。他们总是徒劳无益地耍着小心眼,对他人严加防范,对此我一向困惑不解,既然无法理解,我就只能听之任之,要不就用滑稽搞笑搪塞,或者保持沉默,采取消极的态度面对”。叶藏的内心独白似乎让我明白了什么,因为我也时常有这样的感觉,当我由讨厌他,到好像理解一点他,甚至于开始慢慢有点同情他的时候,我似乎也有点害怕面对自己的灵魂了。

  因为我竟然发现,其实自己与叶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好像也有两张面具,出门一张,回家一张。出门的那一张面具,过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日子,无法不关注周围的人群,无法不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无法不遵循着不愿遵循的社会规则,无法拒绝内心明明不喜欢的邀请,那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不是没有,“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对叶藏的内心独白,一方面坚决抗拒着,一方面又被深深侵蚀着……我一而再地自问自己“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这能算作“朋友”吗?真是一部让读者内心极端拧巴的一部作品!

  我就是觉得这是一部阴暗的小说,阴暗到让人不相信世上有蓝天白云、有山间明月、有清流急湍、有似锦繁花,“昨夜,美酒入喉,我心欢畅。今朝,酒冷香落,徒留荒凉。怪哉,仅一夜之隔,我心竟判若两人”!之所以说拧巴,是因为在我强烈否定的同时,又觉得叶藏的独白深深地击中了我,哪有永驻的青春?哪有永恒的誓言?哪有永远的和乐?叶藏极端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这是叶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选择,最终的去路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得不承认,刚开始,我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在看一个近乎变态的叶藏的故事,看着看着不自觉的就在回顾和剖析过去的自己,整个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却也是刺激而痛快的。以至于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问自己: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假若你也曾有过一段晦涩孤寂的时光的话。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未来?假若那也将是一段充满荆棘艰辛的旅途的话。

  书中的最后,叶藏没有和这个世界和解,更重要的是没有和自己和解,他感慨自己失去做人的资格,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也终究无法做一个正常人,他的灵魂找不到他赎也得不到自赎,这无疑是最绝望的事情,这会不会就好像一个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忽然残缺的身体,难以挽回的那种悲恸,于是他彻底丧失了勇气,再也找不到办法去融入人间,于是他最终被世界遗弃而他也遗弃了这个世界,这是叶藏性格使然,这也是太宰治命运使然。

  我真想告诉还没读打算读这部作品的人一句话:这是一本需要带着自己坚定的价值观去阅读的书,否则,这真的是一部容易让人沉溺其中感觉世界都灰暗起来的作品。不管它是否引起过我内心的共鸣,我依然要说,与叶藏相比,与太宰治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世界,我还是希望让自己努力做一个幸福的人,并不是我的人生一帆风顺,只是生活早已告诉我,即便有生离死别,即便有尔虞我诈,即便有难防冷箭,可是每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依然要坚韧地活下去,勇敢地活下去,这就是生活!

  越是看到生活的不如意,越会珍惜人间的真情与美好,试问哪个世人不是遍体鳞伤后依然彳亍前行?愿所有迷茫的人,坚定的做自己,都能够与这个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

  即便未来还会有苦痛,那又怎么样?正所谓,无痛苦,不人生。

  要快乐的生活。

  更要坚定地奔跑!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403855638#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